20081228

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揭晓
http://epaper.nddaily.com/A/html/2008-12/28/content_671214.htm
http://www.nddaily.com/cama/default_2858.shtml

94岁高龄的建筑师、教育家冯纪忠获杰出成就奖,最重要奖项爆冷由甘肃一小学夺取
日期:[2008年12月28日] 版次:[AA10] 版名:[城事]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条

  本报讯全场近400名观众多次起立,向一位94岁的长者一再鼓掌致敬,这是在中国建筑传媒奖现场出现的一幕。12月27日晚7点30分时,由本报和南都周刊举办的首届中国建筑传媒奖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经过一年的筹备,两个月的提名和评选,最终五项大奖全部揭晓。其中,青年建筑师奖由标准营造团队获得;居住建筑特别奖则颁发给广东南海的土楼公社;组委会特别奖由台湾建筑师谢英俊获得;94岁高龄的建筑师、教育家冯纪忠获得杰出成就奖;压轴的最佳建筑奖大爆冷门,甘肃庆阳的毛寺生态实验小学夺魁。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江艺平为获奖者颁奖。

  甘肃一小学捧走最重要奖项

  首届中国传媒建筑奖的口号为“走向公民建筑”,所以此次提名、获奖的团队、个人、建筑都无一例外地表现出关注民生,力图在现代化的居住建筑中找回更多公民权益的特点。

  本次颁奖礼的最重要奖项———最佳建筑奖,共有三个作品入围。包括:台湾9·21地震教育园、甘肃庆阳毛寺生态实验小学、香港湿地公园。最终由于香港建筑师吴恩融、穆钧设计的毛寺生态实验小学爆冷,最终捧走大奖。

  穆均在致获奖感言时表示,在学校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师并没有去追求所谓的时尚、夸张的形式或任何以自我为中心的设计意念,只是想建一所学校。

  而最令现场400多位嘉宾感动的是,毛寺生态实验小学校长带来的那句话:“从现在开始学校不再需要烧煤来取暖,省下来的钱可以为孩子们多买新书。”穆均说:“今天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已将目光从光鲜的都市阶层转向极需关注的社会弱势群体。中国建筑传媒奖的设立便是其最好的证明。”

  台湾建筑师谢英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最佳建筑奖是本次评奖的最大亮点,它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大奖的宗旨和价值取向。可以说,入围的作品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毛寺生态实验小学则属于‘高难度’的设计,外表质朴,规模小,跨度大,就地取材,体现高科技,低技术,使得当地农民也参与到施工当中。放在中国当代的建筑设计中,可以说颠覆了一般的惯性。这个结果非常恰当,也让我很激动。

  冯纪忠让现场无比感动

  94岁高龄的建筑师、教育家冯纪忠亲自到场领得杰出成就奖,亦成为本次颁奖礼的最大亮点。在主持人宣布冯纪忠获奖时,台下400多名观众集体起立鼓掌,向这位中国建筑界的泰斗致以敬意。

  冯纪忠在轮椅上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他说:“我领取这个奖,不是为我个人领取的,也是替和我同时代,有着共同思想、价值观的建筑师来领取这个奖。我年纪大了,现在做的工作少了,这是对我前半生工作肯定。我深知我做得还不够。”

  冯纪忠老先生也发表了自己对于公民建筑的理解,他认为所有的建筑都应该是为公民服务的,建筑师在进行设计创作时候,更要时刻提醒自己,有责任为改善百姓的生活条件而努力。

  首届传媒建筑奖共设有五个奖项目,除了终身成就奖、最佳建筑奖外,其他三个重量级奖项,青年建筑师奖由标准营造团队获得;居住建筑特别奖则颁发给广东土楼公社;组委会特别奖由台湾建筑师谢英俊获得。

  标准营造团队的代表在发言时,以年轻人特有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建筑理念,他说:“我们对追随和模仿现在流行的大师不感兴趣,对于成为山寨版的库哈斯不感兴趣,对形式上的抄袭和模仿会感到羞耻而不是感到沾沾自喜,对于以建筑设计为工具、追求利益为目的的人有一定的反感。”这正与本次大奖的精神不谋而合。

  由都市实践设计的土楼公社则因为致力于关注改善低收入人群居住的环境,而受到评委的一致认可。台湾建筑师谢英俊在四川地震后,赶赴灾区,全力投入灾后重建,并将自己在台湾十多年的经验带到四川,由此获得了组委会特别奖。南方都市报执行总编辑庄慎之出席典礼。

  主办方观点

  中国建筑传媒奖是侧重建筑的社会评价的奖项。从社会的层面评价建筑,关注建筑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是该奖项由南方都市报这样的大众媒体发起的意义所在,也是南方都市报“致力于做公民意识的启蒙者,公民社会的推动者”的办报宗旨的具体体现。

  在中国建筑传媒奖之前,中国还没有一个从建筑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来评价建筑的奖项。中国建筑传媒大奖的举办,将填补这一空白。我们有理由相信,超前的意识及认真的态度,能使这个奖项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奖。

  ———庄慎之,南方都市报执行总编辑

  光荣榜

  最佳建筑奖———毛寺生态实验小学

  颁奖词:毛寺生态实验小学,它结合地形条件,使用地方材料,营造出丰富、自然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并在自然通风采光,保温和粪便处理等方面独具匠心,用适用技术达到了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另外,当地工匠的营造,传统技艺和现代设计的结合,也使这个并非引人注目的建筑实践有了积极的社会意义,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个范例。

  居住建筑特别奖———土楼公舍

  颁奖词:为今日中国城市中低收入人群设计廉租房,将“新土楼”植入当代城市,利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闲散土地建造,试图探索出中国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解决之道。作为一种解决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大量人口迁入产生的居住问题的实践,土楼公舍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其内部社区空间的营造具有人文关怀精神。但“土楼”是否能成为一种理性的定式?内封闭式的圆形设计是否会导致使用者与城市互动方面的脱离?还有高密度居住状态下容易产生的相互干扰问题,这些也是值得思考和有待观察的。

  杰出成就奖———冯纪忠

  颁奖词:冯纪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奠基者,也是中国城市规划专业的创始人。虽然冯先生的著作和设计作品并不多,但他的论文《空间原理》和设计作品“上海松江方塔园”,却代表了那个时代中国建筑的一种新文人建筑思想和设计理念,其深邃的建筑哲学思想融入建筑教育和文化传播系统中,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其意义不可低估。

  青年建筑师奖———标准营造事务所(团队)

  颁奖词:标准营造,中国目前最优秀的设计团队之一。标准营造的实践超越了传统的设计职业划分,其在一系列重要的设计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发展了在历史文化地段中进行景观与建筑创作的特长和兴趣。标准营造尊重基层、隐藏自我、注意环保的设计理念,在当下社会值得褒扬和肯定。

  组委会特别奖———谢英俊

  颁奖词:谢英俊,为最具社会关怀之建筑师,以为弱势族群争取居住权及协助其自力造屋为职志之建筑师,为建筑师投入非营利性公共服务工作及关怀社会之典范。汶川地震后,大陆建筑师试图在重建中有所作为,然由于民居设计经验和“入世”经验不足,多半途而终。唯台湾建筑师谢英俊携台湾“9·21”地震重建之经验,积极联系各重建官方、民间组织,以及海内外赞助企业,迅速建立重建工作小组,进驻震区,实地考察和开展大面积重建工作。谢英俊的重建团队长期居住在灾区,实地展开调查和设计,并以重建模式推广为己任,是值得特别关注和奖励的。

  声音

  “所有的建筑都应该是公民建筑”

  “公民建筑是建筑,其他的建筑如果不是为公民服务、作为公民的声音,它就不是建筑。”当满头白发、坐着轮椅的冯老用略微颤抖的声音说出这句话时,台下观众自动全场起立、掌声满堂。

  冯纪忠已有94岁高龄,是在家人的陪同下坐着轮椅来到的现场,大会颁给他“杰出成就奖”。这位我国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中国现代建筑的奠基者、中国城市规划专业的创始人,在领奖台上一再强调“所有的建筑都应该是公民建筑”,他说:“在我工作当中,我的理念,我所坚持的,其实现在自问就是公民建筑,凡是不是公民建筑的东西我都加以批评或者不满意。我们要认识这个问题,现在得这个奖,我就更加肯定了公民建筑不只是建筑,而是整体的建筑,整体建筑是什么?是整个自然界我们所接触到的都包含在内。”

  “我们对形式上的抄袭和模仿会感到羞耻”

  “我们对追随和模仿现在流行的大师不感兴趣,对于成为山寨版的库哈斯不感兴趣,对形式上的抄袭和模仿会感到羞耻而不是感到沾沾自喜……”获得青年建筑师奖的标准营造团队代表此番表白,赢得台下一片击掌赞同。

  在走向公民建筑的主题之下,此次建筑传媒大奖的青年建筑师们对其自身定位和社会责任多有思考和探讨,标准营造团队代表说出了他们的理想:“我想我们代表一些年轻人,希望给建筑一个更干净的动机,用更平常的心态,认认真真地为普通的老百姓创造建筑的年轻人。”

  (更多报道敬请留意12月30日,中国建筑传媒奖颁奖特刊,及中国建筑传媒奖官方网站。)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赵磊 左娟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陈以怀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