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 FERRY
這是我最後一次到天星小輪碼頭乘天星小輪拍下來的幾張相片
20061118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在九十年代以前,仍然有著一種文人電影的傳統,所謂文人電影當然就是有著「文人」背景的人士拍攝的電影,又或者是知識分子拍的電影。
這類電影牽涉的不只是票房,而是透過電影帶出作者希望表達的一種想法。國泰拍攝的一系列電影就有著這種精神。
像《空中小姐》一片本身就是一種對摩登(Modern)的探討,由美術指導、服裝和編劇都是非常精緻的,也是一種對當時荷里活大片的「模仿」,一種對品質的追求,可惜這種文人電影的傳統已經在香港失傳。
香港電影的主題到現在都是一種黑白兩道的幻想,沒有太大的變化,就算是《無間道》,也是一種拍攝精美、劇本有點文路的黑白兩道片。
那天看《》,感觸很深,覺得香港電影的主題在過去二十年的路愈走愈窄,題材都是黑幫片、搞笑片兩種。
這種題材上的單元化,反映了香港電影界不能成為一門工業的困局。
原因是投資香港電影的都不是「知識分子」背景,而創作人才難出現有知識分子背景的,而香港電影圈已習慣了文人知識分子等同於沒有市場的偏見。
美國電影的強盛,主因就是人才多元,劇種多元,編導演也十分多元,有銀行基金、有大企業、有非牟利基金、有政府。香港電影的融資十分局限,老闆的背景也局限了香港電影的可能,這是十分可惜的。
《PTU》是很好看的電影,但就是一種形式美學的表達,王家衛的電影也是有這種形式主導的情況,但劇本沒有太多思考的可能,只是一堆感覺。
海運戲院
海運戲院是唯一仍然有著舊式香港大戲院感覺的,現在的海運就是以前舊海運超等位置的空間,可想而知,以前海運是一間很大很大的戲院。
大戲院在香港已經失落,這是十分可惜。從前,普慶、嘉禾、新聲、麗宮、碧麗宮等,滿街都是大戲院。大戲院的消失其實是八十年代末期開始的,也就是高地價政策的後果。政府當時也沒有任何古跡保留政策,很多具歷史文化建築價值的大戲院就此消失了,這是十分可惜。
香港白白失去了很多文化旅遊的資源,北角的皇都戲院還未拆掉,但已被改成一些不三不四的商場加桌球城。皇都戲院的設計十分有特色,是一種蘇聯二十年代前衛風格建構主義的作品,非常值得保留。
以前的舊普慶是左派戲院的龍頭,設計風格就是史太林古典主義的風格,像人民大會堂那種的古典簡約再添上一點點中國民族設計的色彩。
土瓜灣的珠江戲院也是十分巨型,小時候在那裏看了很多三十年代的革命電影,印象最深的是這些電影的顏色,像一種寫實主義的油畫。
現在香港的戲院一點特色也沒有,愈來愈像家庭影院,都是小小的,音響也是不太理想。
美國近幾年是大戲院翻生,戲院商投資大量金錢up-grade戲院的投影和音響系統,座位設計也是十分講究,故九十年代再次開始成為美國人的主要文化消費活動。
香港辦戲院的,就是缺乏了這種喜愛電影的誠意和生意頭腦。
現在家庭影音產品愈發達,大戲院的需求便會更大,因為這是唯一看出電影力量的空間。電影是應該在大戲院放映的,這才是真正的電影經驗。
電影辦公室
每個國際城市的市長辦公室都有一個專門負責電影的電影辦公室Film Office,職責是負責處理電影拍攝和電影相關的事宜。電影是對外影像的重要媒界,所以每個城市的市長都十分重視,香港有點奇怪,首先電影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藝術文化產業,是香港的文化傳統cultural heritage。但殖民地時期從來不重視香港的電影工業,政府只把電影當作為一種不正當的工業,沒有好好的發展香港的電影工業。
香港電影是香港最重要的文化資產,由六十年代開始已經是香港文化的重要媒界,可惜的是香港政府從來沒有好好的看待香港電影,把它當成一個正規產業看待。
香港政府其實在回歸以後,已在盡力協助香港電影工業的發展,但始終是不夠重視,現在負責電影的也只是政府部門裡面的一個部門,層次不夠高,負責的官員也是不太懂電影是怎樣的一回事。所以香港政府的電影政策是不能配合香港電影工業的需要,香港的法例也是遠遠落後於香港電影工業的發展。由於法例的不完善,導致香港電影工業不能走向多元化的道路,投資電影的來來去去都是帶著社團的色彩,導致香港電影不能多元化發展,例外的是成龍和王家衛,投資者都是歐美日的財團,投資的方式比較正規,也注重所謂工業的標準。
現在香港電影的困局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沒有好的電影投資者,另一方面是香港的電影觀眾水平愈來愈低,大家都不會冒險嘗試一些新的題材。要提升香港電影的地位,才能吸引好的投資者。若董建華特首在其辦公室設立電影辦公室,必能提高電影的地位,可惜有人會認為這樣對其他工業不公平,但電影和其他工業不一樣,電影是對外影像最好的媒界,是一種意識形態工具,香港必須更重視電影,電影是香港經濟的一個可能性。
香港電影工業
香港人有一種壞習慣,就是只會從金錢角度看事物。
香港電影工業目前面對的困局,來自政府和商界對電影工業的誤解,政府負責提供法規和政策,商界負責投資和營運,政府的責任是建立一個健康的營運環境、人才培訓、研究與開發以及對外代表業界保護其產權利益和開拓市場,商界的責任是建立專業的投資模式和經營方法。在這些方面,政府和商界都不及格。
美國電影工業的興盛,在於政府政策和法規的完善,政府明白電影工業不光是有經濟效應,而且也扮演著身份認同建立和民族意識的培育,以及創意的開發。是娛樂也是教育也是實驗。美國電影工業興盛是因為美國有著很強的文化欣賞文化及重視實驗的傳統,電影的投資者也是喜歡電影和具備深厚電影知識的專業投資人和機構。
建全的工業需要有創作、研究和開發、製造、營運與管理、市場網絡、市場推廣、財務和投資等部分,工業必須建基於標準和理想,像SONY、賓士這些大企業,質素和利潤是雙生子,缺一不可。香港電影工業要能建立為一個「長期工業」,必須以質為本,質不單是指創作方面,而是每一個環節都會以「質」為目標。創作、製作、市場、營運要配合,以前香港有很多大電影院,高地價完全把他們消滅,現在小電影院其實和在家看VCD/DVD沒有太大的分別,經營戲院的都不太重視放電影的影音效果,歐美的情況就是:經營影院的人都知道要吸引觀眾進戲院,必須要和在家看不一樣,要突出電影的特性,就是「大」的力量,另一個香港電影衰落的原因,是因為觀眾的水平愈來愈低,電影知識大都很膚淺,電影只是精神上的Junk Food,而沒有甚麼更高的要求,真正的電影觀眾愈來愈少,大家都在家裡Fast Forword看VCD和DVD。
香港電影在九十年代以前,仍然有著一種文人電影的傳統,所謂文人電影當然就是有著「文人」背景的人士拍攝的電影,又或者是知識分子拍的電影。
這類電影牽涉的不只是票房,而是透過電影帶出作者希望表達的一種想法。國泰拍攝的一系列電影就有著這種精神。
像《空中小姐》一片本身就是一種對摩登(Modern)的探討,由美術指導、服裝和編劇都是非常精緻的,也是一種對當時荷里活大片的「模仿」,一種對品質的追求,可惜這種文人電影的傳統已經在香港失傳。
香港電影的主題到現在都是一種黑白兩道的幻想,沒有太大的變化,就算是《無間道》,也是一種拍攝精美、劇本有點文路的黑白兩道片。
那天看《》,感觸很深,覺得香港電影的主題在過去二十年的路愈走愈窄,題材都是黑幫片、搞笑片兩種。
這種題材上的單元化,反映了香港電影界不能成為一門工業的困局。
原因是投資香港電影的都不是「知識分子」背景,而創作人才難出現有知識分子背景的,而香港電影圈已習慣了文人知識分子等同於沒有市場的偏見。
美國電影的強盛,主因就是人才多元,劇種多元,編導演也十分多元,有銀行基金、有大企業、有非牟利基金、有政府。香港電影的融資十分局限,老闆的背景也局限了香港電影的可能,這是十分可惜的。
《PTU》是很好看的電影,但就是一種形式美學的表達,王家衛的電影也是有這種形式主導的情況,但劇本沒有太多思考的可能,只是一堆感覺。
海運戲院
海運戲院是唯一仍然有著舊式香港大戲院感覺的,現在的海運就是以前舊海運超等位置的空間,可想而知,以前海運是一間很大很大的戲院。
大戲院在香港已經失落,這是十分可惜。從前,普慶、嘉禾、新聲、麗宮、碧麗宮等,滿街都是大戲院。大戲院的消失其實是八十年代末期開始的,也就是高地價政策的後果。政府當時也沒有任何古跡保留政策,很多具歷史文化建築價值的大戲院就此消失了,這是十分可惜。
香港白白失去了很多文化旅遊的資源,北角的皇都戲院還未拆掉,但已被改成一些不三不四的商場加桌球城。皇都戲院的設計十分有特色,是一種蘇聯二十年代前衛風格建構主義的作品,非常值得保留。
以前的舊普慶是左派戲院的龍頭,設計風格就是史太林古典主義的風格,像人民大會堂那種的古典簡約再添上一點點中國民族設計的色彩。
土瓜灣的珠江戲院也是十分巨型,小時候在那裏看了很多三十年代的革命電影,印象最深的是這些電影的顏色,像一種寫實主義的油畫。
現在香港的戲院一點特色也沒有,愈來愈像家庭影院,都是小小的,音響也是不太理想。
美國近幾年是大戲院翻生,戲院商投資大量金錢up-grade戲院的投影和音響系統,座位設計也是十分講究,故九十年代再次開始成為美國人的主要文化消費活動。
香港辦戲院的,就是缺乏了這種喜愛電影的誠意和生意頭腦。
現在家庭影音產品愈發達,大戲院的需求便會更大,因為這是唯一看出電影力量的空間。電影是應該在大戲院放映的,這才是真正的電影經驗。
電影辦公室
每個國際城市的市長辦公室都有一個專門負責電影的電影辦公室Film Office,職責是負責處理電影拍攝和電影相關的事宜。電影是對外影像的重要媒界,所以每個城市的市長都十分重視,香港有點奇怪,首先電影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藝術文化產業,是香港的文化傳統cultural heritage。但殖民地時期從來不重視香港的電影工業,政府只把電影當作為一種不正當的工業,沒有好好的發展香港的電影工業。
香港電影是香港最重要的文化資產,由六十年代開始已經是香港文化的重要媒界,可惜的是香港政府從來沒有好好的看待香港電影,把它當成一個正規產業看待。
香港政府其實在回歸以後,已在盡力協助香港電影工業的發展,但始終是不夠重視,現在負責電影的也只是政府部門裡面的一個部門,層次不夠高,負責的官員也是不太懂電影是怎樣的一回事。所以香港政府的電影政策是不能配合香港電影工業的需要,香港的法例也是遠遠落後於香港電影工業的發展。由於法例的不完善,導致香港電影工業不能走向多元化的道路,投資電影的來來去去都是帶著社團的色彩,導致香港電影不能多元化發展,例外的是成龍和王家衛,投資者都是歐美日的財團,投資的方式比較正規,也注重所謂工業的標準。
現在香港電影的困局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沒有好的電影投資者,另一方面是香港的電影觀眾水平愈來愈低,大家都不會冒險嘗試一些新的題材。要提升香港電影的地位,才能吸引好的投資者。若董建華特首在其辦公室設立電影辦公室,必能提高電影的地位,可惜有人會認為這樣對其他工業不公平,但電影和其他工業不一樣,電影是對外影像最好的媒界,是一種意識形態工具,香港必須更重視電影,電影是香港經濟的一個可能性。
香港電影工業
香港人有一種壞習慣,就是只會從金錢角度看事物。
香港電影工業目前面對的困局,來自政府和商界對電影工業的誤解,政府負責提供法規和政策,商界負責投資和營運,政府的責任是建立一個健康的營運環境、人才培訓、研究與開發以及對外代表業界保護其產權利益和開拓市場,商界的責任是建立專業的投資模式和經營方法。在這些方面,政府和商界都不及格。
美國電影工業的興盛,在於政府政策和法規的完善,政府明白電影工業不光是有經濟效應,而且也扮演著身份認同建立和民族意識的培育,以及創意的開發。是娛樂也是教育也是實驗。美國電影工業興盛是因為美國有著很強的文化欣賞文化及重視實驗的傳統,電影的投資者也是喜歡電影和具備深厚電影知識的專業投資人和機構。
建全的工業需要有創作、研究和開發、製造、營運與管理、市場網絡、市場推廣、財務和投資等部分,工業必須建基於標準和理想,像SONY、賓士這些大企業,質素和利潤是雙生子,缺一不可。香港電影工業要能建立為一個「長期工業」,必須以質為本,質不單是指創作方面,而是每一個環節都會以「質」為目標。創作、製作、市場、營運要配合,以前香港有很多大電影院,高地價完全把他們消滅,現在小電影院其實和在家看VCD/DVD沒有太大的分別,經營戲院的都不太重視放電影的影音效果,歐美的情況就是:經營影院的人都知道要吸引觀眾進戲院,必須要和在家看不一樣,要突出電影的特性,就是「大」的力量,另一個香港電影衰落的原因,是因為觀眾的水平愈來愈低,電影知識大都很膚淺,電影只是精神上的Junk Food,而沒有甚麼更高的要求,真正的電影觀眾愈來愈少,大家都在家裡Fast Forword看VCD和DVD。
市建局為什麼由林中麟領導?
陳安琪、香芍如 , E+E
誰是林中麟?
現任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林中麟雖被陳婉嫻和黃英琦強烈批評,不過原來他的仕途從來都一帆風順,甚受政府器重。
翻查資料,原來這位林總監在加入市建局前,曾於1993年3月至1998年1月期間獲委任為新機場工程統籌署署長,後接任為機場管理局副行政總監。若果大家還記得赤鱲角新機場於1998年7月啟用後在運作上發生的一連串失誤,相信都認為他一定責無旁貸。不過,事實並非如此,根據立法會就調查新機場事故成立的專責委員會所提出的報告,他雖被批為「身為新機場工程統籌署署長,並未充分履行監察的職能。他對新機場工程的進度所涉及的危機沒有充分提高警覺,亦沒有充分提醒機策會」 ,但他「並不需要為機場啟用當日的混亂、欠缺溝通協調或失實陳述等問題負上責任。」 原因是他負責的「大型搬遷行動」並沒有收到任何投訴,而且在98年3月至6月間,他因受傷而未有履行副行政總監的職務。新機場事件並不減政府對他的信任,因為繼擔任機管局副行政總監後,他於2002年更上一層樓,被委任為市區重建局的行政總監至今。
政府用人唯「才」?
究竟他有什麼本領令政府對他如此器重?這當然與政府一貫的管治制度有關。政府一向奉行的政務官制度著重的是通才而不是專業知識,雖然在實行高官問責制後,部分局長也是專業出身,不過他們的下屬,即各部門的常任秘書長都是由通才的政務官出任。在這個制度影響下,政府常會委任一些缺乏專業知識的人士擔任各個公營機構的領導層。因此,林中麟以其三十多年服務政府的經驗,及其對官僚系統架構與運作模式瞭如指掌的「優勢」下,根本就不需要任何建築、城市規劃或市區重建的專業知識,就可以當上市建局的CEO。
以錢為主的領導
退下公務員火線轉戰市建局,林中麟的「豐功偉績」莫過於在接任兩年內令市建局的帳面轉虧為盈,將一貫以來只會負上虧損之名的重建項目,變成能夠帶來龐大收入的來源,解決了土地發展公司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在2003年,他便獲得年薪三成,共港幣998,000元的花紅作為獎勵。然而,這個轉虧為盈的功績,到底是怎樣發生呢?在關乎民生、文物保育與城市規劃等市區重建的問題上,我們是否只需要一個以錢為主的領導人物?不過,對於這個官僚出身,缺乏專業知識的CEO,我們又可以有什麼期望?結果有目共睹,他除了把舊區以最低成本剷除,最高利潤賣給發展商外,其他工作只惹來民間怨聲載道。
為什麼香港不是由專才負責市區重建?
其實,觀乎目前與城市規劃有關的政府部門與公營機構,由主席以至行政總監,大部分都沒有相關專業知識。其中,擔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的局長孫明揚,與城市規劃委員會主席,即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劉吳惠蘭均不是建築或城市規劃專業出身。這種做法與其他國際城市的做法大相逕庭,以新加坡及倫敦為例,它們都請來具備城市規劃經驗的建築師來處理市區重建。前者的市區重建局(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of Singapore)行政總監由具有城市規劃碩士的Cheong Koon-heng擔任,而她轄下負責市區設計策劃(Physical Planning and Conservation & Urban Design)的總規劃師兼副行政總監(Chief Planner & Deputy Chief Executive Officer)都持有大學建築系的學位。至於倫敦,其市長則邀請了在國際建築界享負盛名,擁有豐富建築與城市規劃經驗的建築師Richard Rogers,擔任其顧問內閣成員,就倫敦的城市規劃出謀獻策。
本文雖然沒有資料證明具建築或城市規劃學歷與經驗的專才,在處理市區重建的工作上定較沒如此資歷的人優勝。不過,值得質疑的是,以行政主導的方法來管理市建局是否合適?以灣仔利東街為例,市建局運用強橫的《土地收回條例》把整條街的業權奪回,拒絕與居民討論其他可行性,這種管理方法只是純粹講求行政效率而不顧市民需要。畢竟市區重建講求的是長遠發展及全面配套,若政府執意任用一個毫無專業知識,著眼於短期金錢利益的前政府高官來執行市區重建工作,得益的除了是發展商外,可能就只有那位每年享有一百萬(或更多)花紅袋袋平安的行政總監。
林中麟
香港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
70年代畢業於香港大學,後於美國史丹福大學商學院取得管理學碩士學位。服務政府多年,負責房屋、環境、地政、金融、採購及基建項目等工作,曾任香港政府駐三藩市經濟貿易事務處處長、副金融司、政府物料供應處處長、新機場工程統籌署署長,並於1998至2000年間借調機場管理局出任副行政總監。林先生現為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2002年起獲委任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
Cheong-Chua Koon Hean
新加坡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of Singapore
Cheong-Chua Koon Hean以優異成績於澳洲完成建築學位,後獲取倫敦University College的城市規劃碩士。2000至2004年期任新加坡國家建設部 (Ministr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副秘書長。隨後被委任為任新加坡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她曾參與新加坡土地長期用途與交通設計藍圖(Concept Plan),及國家社區規劃細則方案(Master Plan)的設計。
Richard Rogers
倫敦市市長顧問內閣成員(城市規劃)
Member (Urban Strategy)
Mayor's Advisory Cabinet, London
Richard Rogers為世界著名建築師。先後於1959年及1962年畢業於倫敦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及美國耶魯大學。1971年與Renzo Piano合作設計法國巴黎龐比度藝術中心。1977年創辦Richard Rogers Partnership建築公司。2000年起出任倫敦市市長顧問內閣成員(城市規劃)。同時擔任巴塞隆拿城市規劃部顧問、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董事等職位。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