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14


全球化的香港反思全球化

胡恩威

提要:香港有義務也有責任更積極參與國際公民組織的工作,作為香港從全球化得益之回饋。而培養更多具備全球視野的人才,也能配合中國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內文:
香港人對「全球化」這個概念都不太明白,但香港人其實就是活在一個「全球化」的城市中,一百多年的自由港政策本身就是一種全球化的試點。但香港人對於由全球化衍生出來的種種全球政治、社會問題,都只當作花邊新聞。
全球化的概念是美國資本主義強勢下的產物,美國的全球化概念和英國工業革命以後的殖民主義又有著相同的本質,都是為了保護和維持其經濟利益。回顧十九世紀的殖民主義,由於當時運輸技術和通訊的局限,殖民政府正是一種「地方政府」,殖民宗主國必須投資在基礎建設和教育等等管治工具上,以提高其威信和經濟利益。然而,現在運輸科技和資訊科技非常發達,要控制經濟利益,已經可以運用遙控的手法。

另一種經濟殖民手段
美國鼓吹的自由經濟主義,只是另一種經濟殖民手段,本身並沒有任何長遠視野可言。所謂「全球化」,只會使已發展國家及以城市為單位的地方具備優勢,香港、紐約、倫敦、東京等等大城市都是全球化下之得益者,因此,在過去二十年,全球化並沒有為地球帶來一個更多元、更自由、更公平的環境;反之,貧富懸殊及種種不公平的情況卻是有增無減。

缺乏世界公民意識
香港享盡了全球化帶來之利益,但負起全球化之責任、反思全球化對環境和文化生態之影響卻少之又少。香港經過百多年的殖民歷史,培養出了一種被動的心態,人們嚴重缺乏世界公民的意識,在追求自身經濟增長之同時,忽視反省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很少想到自身可以作出的貢獻。

雖然近幾年香港也出現一些具備全球化觀念的非政府組織,例如樂施會、綠色和平等機構,提醒及敦促香港人關注全世界的扶貧和環境保護事務,但香港的建制裡並沒有一套藍圖,能夠促進香港參與國際公民事務。
與此同時,香港的各所大學也並沒有常設的培訓課程及研究計劃,去發展香港的國際公民事務網絡和培養這方面的人才,更缺乏一套機制增加香港人參與國際公民組織的經驗,例如設立各種資助計劃,鼓勵港人多參與聯合國轄下之機構的實習,發展以香港為基地的國際公民組織。

在「一國兩制」之下,香港有義務也有責任更積極參與國際公民組織的工作,作為香港從全球化得益之回饋。而從長遠發展策略上來看,香港必須培養更多具備全球視野的人才,從而提升香港的國際地位,並配合中國全球化發展的優勢。這些國際經驗更可協助中國,解決它本身在經濟高速發展之下所衍生的各種階級和社會問題。
我們都知道,香港這十年來的反智文化、反英文文化已令香港成為一個二等國際城市,主流傳媒的八卦化更令香港人成為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井底之蛙,所以才會出現「Asia World's City」(亞洲世界城市)這種自降身價的口號。對於這次世貿會議,主流傳媒只著重會議帶來的種種社會治安問題,但並沒有深刻反省香港本身在全球化過程中可扮演的角色,以及須負起的責任。

全球化的樂觀理論

《紐約時報》記者托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不久前出版新作《The World Is Flat--A Brief History of the Globalized World in the 21st Century》(《世界是平的二十一世紀全球化世界簡史》),引起極大的爭議和討論。費氏探討全球資訊科技的發展,提出一種全球化的樂觀理論。他認為互聯網和各種電腦科技的高速發展,已改變了全球經濟的運作模式,並提供機會給發展中國家尋找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以印度為例子,就能夠說明發展中國家可建立一種新的知識經濟模式。
香港的知識界和傳媒對這本書並沒有太多報道及討論,但這種以美國觀點出發的全球論述,實在有著太多的話題可供討論,而有關全球化經濟發展的模式,對香港未來的經濟發展道路也有著極大的啟示。這種全球化樂觀論有太多的一廂情願,忽視全球化本身只追求經濟增長的單一指標。這也是目前資本主義的一個困局,在經濟發展之同時,其他社會發展的部分已被邊緣化,而美式自由主義帶來的可能是更大的分化及對立,「九一一」事件本身也是全球化之下的一個警號。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