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27


全球化的香港 娛樂化的傳媒


提要:香港雖然是自由貿易的受益者,但傳媒沒有反思世貿組織引起的問題,反以誇大及極端化的手法,報道韓國農民的示威活動,反映香港只求傳真、不扮高深的娛樂式傳媒文化。


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期間香港出現的示威遊行成為了香港傳媒唯一的「焦點」,雖然一些傳媒也於世貿會議期間推出一系列有關世貿的專題報道,但始終頭版新聞和焦點都在示威身上,整個世貿也成為香港傳媒的一次「娛樂事件」。
對於世貿期間的會議內容和詳情,人們只可以在網上國際英語傳媒讀到。電視方面的報道也十分缺乏深度,無線電視台、亞洲電視台、有線電視台的專輯點了一些題,但完全沒有深入討論的可能,這完全是由一種典型港式「只求傳真、不扮高深」的反智傳媒文化所形成。

韓農被塑造成明星

這幾年,香港報紙和雜誌的八卦化、娛樂化已經成為了一種主流;政治新聞、法庭新聞也都以八卦娛樂方式進行報道。這次世貿也不例外,像南韓農民便被塑造成為一種「明星」,很多媒體都強硬地以一種假溫情的手法報道南韓農民示威的情況,而沒有從南韓農民的處境和行動的角度,反思更多有關世貿與弱勢國家之間的關係。
南韓是經濟強國,農民的發展空間一定比弱國好,而南韓農民正好成為了弱國的代言人。但對於這些聲音和他們的困境,香港傳媒並沒有太多的反思和報道。這次示威也成為了一次娛樂香港人的事件,提供可讓香港人「吹水」(香港俚語,即茶餘飯後閒聊)的其中一個話題。世貿過去了,香港傳媒就把它忘記了,像放煙火一樣,沒留下什麼。
可悲的是,香港是全球化的得益者,但香港人其實對「全球化」沒有太大的興趣,對全球化所引起的一連串討論也沒有太多關心,香港公眾當韓國農民是一種「明星」,而不是一種活生生的實體。
十二月十七日的南韓農民與香港警察街頭衝突成為了另一則娛樂新聞,香港報紙的報道手法是誇大的,像《明報》也用「灣仔淪陷」作頭版標題。老實說,這次所謂「衝突」根本是十分克制的,和其他國家發生的世貿會議衝突相比,極度溫和,灣仔沒有任何一家商店被破壞和攻擊,怎能誇大地說成是一種「淪陷」?《蘋果日報》有這樣的標題一點也不出奇,但在《明報》讀到,實在令人覺得不安。
十二月十七日衝擊事件以後,媒體的報道出現了兩種極端:警方是「香港之恥」,警方是「英雄」;南韓農民是「暴民」,南韓農民是「英雄」-- 這種非黑即白式的娛樂新聞報道手法根本是一種膚淺手段。
更可笑的是在香港政府記者會上,有一位《蘋果日報》記者竟然向警務處處長李明逵問「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是否應該下台」這種不對題的問題。就算要下台,也應該是負責這次領導工作的政務司司長許仕仁,而不會是唐英年。當然這是一種港式娛樂記者常用的提問方式,就是總之要極端,要挑起大家的對立,在對立中營造更多的新聞話題。

中國媒體詳盡深入

中國內地傳媒報道世貿的手法和角度則完全相反,財經雜誌《二十一世紀經濟報導》極為詳盡和深入,有著一種以中國角度分析世貿會議的觀點,不是港式的一知半解,尤其在有關農業問題的報道上,比一些國際傳媒更深入和獨到,這說明了中國傳媒的進步及新聞工作的專業。
其實近幾年,中國傳媒報道國際事件和新聞的深度及角度有著極大的進步,這是由於報道國際新聞的自由相對寬鬆的緣故。香港傳媒有極大的自由度,但很多香港傳媒都自甘墮落,並常常以市場為藉口,不思進取,一味報道八卦的邪門新聞,找藉口不做好傳媒的本分,也不負起推動香港進步的責任,這恰恰是香港傳媒未來發展的困局。

香港傳媒現在缺乏了一種追求進步的決心,以香港人性本八卦為藉口,拒絕進步。那天在電視上看著那位年輕的《蘋果日報》記者用高調的口氣,提出一些好像是十分尖銳的問題,實在有紅衛兵的味道。

當然《蘋果日報》老闆黎智英是有著毛澤東的影子,他用人膽略過人,反應快,行政能力強,而他的強大影響力慢慢改變了香港人的文化基因。但他的成功恰恰說明了香港知識分子的失敗與精英階層的落伍,才能容許這種小報式媒體老板成為影響香港主流民意的唯一代言人,這是非常可悲的。研究這種文化的形成,尋找方法推動傳媒知識化、多元化,是這次世貿新聞報道給我們的一個啟示。

No comments: